在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着力提升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5日赴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开展调研,深入一线学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做法。

团队在慈云镇党政办主任朱卓的接洽和带领下,首先来到镇政府会议室,与副镇长李运才、镇党委组织委员戴胜、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饶庆进行座谈交流。镇领导们详细介绍了慈云镇以政府引导多主体共同发展的思路,重点培育花椒产业,示范效应显著,不仅形成优质花椒产销链,更向全国输出"九叶青"优质花椒种苗,成为活跃一方经济的重要引擎,生动诠释了政府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在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点燃发展引擎中的核心作用。
随后,团队来到慈音寺社区会议室,党委书记吴均伟着重介绍了其兼任社长的社办合作社带动社员增收致富的实际做法,农户凭借土地入股合作社,把土地统一交由合作社负责开展生态鱼养殖,让农户在依靠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分红获取经济收益,大幅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让研究生们感受到,合作社能有效聚合分散力量,降低市场风险与投入成本,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构建稳固桥梁。

接下来,团队实地参观了重庆绿派蛋鸡养殖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张列彬带领下,观察蛋鸡养殖和鸡蛋生产场景,从智能化喂养、环境监控,到高效的鸡蛋分拣、清洗与包装流程,企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优势展现无遗。作为当地的产业龙头,公司凭借先进技术与稳定渠道,奠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实现收入的提升,凸显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辐射牵引力。
本次慈云镇调研之行,以花椒之香、鱼儿之跃、鸡蛋之鲜为生动切面,将农业强国的系统化图景呈现在青年学子面前:无论是政府的引领扶持、合作社的联结服务,还是龙头企业的市场驱动,皆为乡村产业振兴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这堂鲜活的田野课堂,不仅让研究生们深刻体悟到乡村振兴多元共治的现实逻辑,也为未来聚焦城乡融合研究指明了问题导向和实践路径。
(文:蒋燕、林细妹 图:李付美、邓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