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 基地简介
    • 历史沿革
    • 名誉主任
    •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 科研团队
    • 研究人员
    • 基地专家
    • 博士后
    •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 学术成果
    •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导师风采
    •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 首页
    最新动态
    通告(教师)
    通告(学生)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基地简介
    历史沿革
    名誉主任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研究人员
    基地专家
    博士后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智库动态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南山智库》
    《成渝蓝皮书》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导师风采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智库动态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正文

研究员常务副院长易淼教授就释放重庆夜经济消费新活力接受重庆卫视采访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13:13

当暮色降临,城市悄然换上了另一副面孔——两江四岸的霓虹与光影交织成趣,解放碑、观音桥的人潮在夜色中川流不息,夜经济升级为消费场景与城市气质复合的多元生态,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能。7月11日晚,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暨第三届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启幕,为山城的夏日再添消费热潮。

上亿补贴+200余场活动

不夜重庆放大招

活动突出“国际范·巴蜀韵”,整合渝伴礼、国际酒饮、潮流饮品等品牌,为消费者打造集夜赏、夜游、夜娱、夜玩于一体的趣味新场景。在此基础上,主办方还联合饿了么、淘宝闪购、盒马鲜生等多家平台和金融机构,推出上亿元消费补贴,助力夜间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公共事务渝贵总经理刘洋说:“淘宝闪购请重庆夜猫子吃饭10万份免单,同时我们还开启重庆本地市民可领18.8元大红包,以及针对外地游客来渝即领108元大红包的,多种形式多场景的优惠活动。”一位游客告诉记者,玩得很开心,感觉重庆很棒,下次还要来。

今年的“不夜重庆生活节”,将从7月中旬一直持续到9月底。期间,重庆将结合各地特色,推出200余场主题活动。市商务委运行促进处处长王顺辉表示,将加强市区县协同,注重政企联动,整合多方资源,突出需求引领,努力把“不夜重庆”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亮,吸引更多市外和境外人员来渝消费。

夜间经济,特指每日18:00至次日6:00时段内,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消费活动集合。夜间经济,并非简单认知上的“延长营业时间”,而是城市经济在时空维度上的深度拓展,属于休闲经济的重要分支。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激活“时间增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文化消费场景创新、就业机会扩容,从而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的夜间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山水相融、立体多变的重庆,城市夜景独一无二,已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启幕当天,重庆发布了六大类17条不夜重庆推荐打卡线路。活动期间,各区县也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推出主题各异的夜间消费活动,形成“一区一特色”的夜色图景。

挖掘地方资源

打造“一区一特色”的夜色图景

7月4日,2025年不夜北碚生活节暨重庆啤酒美食季拉开帷幕,喝啤酒大赛、吃西瓜比赛、拳王争霸赛等十大主题活动相继举行,让市民欢乐度夏。 北碚区商务委新兴产业服务科科长杨荟玉介绍,他们邀请了巫山、巴中等地11家优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巫山脆李、通江木耳、蜀绣等百余种优秀产品,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消费新体验。北碚区朝阳街道商圈服务中心科室负责人郭兰透露,截至目前,广场人流量达10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超300万元。

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刚刚开启的水上音浪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夜间文旅新体验,激活夜间消费新场景。“打造水上音浪节、夜间美食集市等多种夜间业态,满足不同人群的夜间生活需求,目前我们水上乐园周末夜间接待游客近万名。”涪陵区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工作人员徐李说。

在丰都,南天湖第七届避暑音乐季,为游客们准备了16场主题周末晚会,将以电音狂欢夜、民谣星空汇、国潮雅集、军歌嘹亮专场、七夕鹊桥对唱等不同形式的视听惊喜,开启“仲夏夜之梦”;在石柱,千野草场迎来了第十三届露营狂欢季。当地将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森林资源,推出野籁民歌之夜、摇滚轰趴之夜、青春怀旧之夜等不同主题的音乐周活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夏日避暑休闲选择。

“不夜重庆生活节”已连续举办5届。高密度地集中举办各类夜间活动,既丰富了城市居民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在持续激活和释放城市活力。如今,行走在夜晚的重庆,我们不难发现,这座城市的夜间经济,早已跳出仅靠美食打天下的单调体验,向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转变。各种新场景新业态,正成为重庆夜间消费发展的活力因子。

无人机灯光秀

“加码”重庆夜经济

为持续提升消费体验,今年以来,重庆在两江 四岸常态化举行“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成为市内外瞩目的夜间消费新场景,累计吸引超400万人次观众到现场“打卡”,进一步擦亮了“两江四岸、山水都市”的国际IP。

每次展演,游客们都会早早选好观赏点位。在位于南滨路的龙门浩老街和下浩里,临江的餐吧、酒吧等人气火爆,民宿预订也热度飙升。一位德国游客表示,看着这么多无人机在夜空中作画,场面非常震撼,美得让人难以忘记。下浩里商户陈煜透露,他们的民宿基本上都是满房,外地客人已经把无人机表演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重庆热点IP。

在商户们看来,无人机灯光秀虽然仅在空中持续20分钟左右,但它带来的“消费窗口”,却会从傍晚一直延续到深夜。 在这一新晋IP助推下,老街的消费业态也在悄然丰富。越来越多游客从“打卡即走”,变为了深度漫游。

龙门浩老街商户裴宗权告诉记者,游客们下午五点多钟就开始来消费了,一直到晚上11点多钟都有人流量。下浩里商户米雪说:“从经营上来讲的话,同比上涨了100%。”下浩里商户莫航业也表示,像节假日,客流提升都是成倍地增长,比正常的客流会多两三倍左右。

不仅仅是无人机灯光秀,在重庆,喜欢音乐的人,可以欣赏满城跳动的音符。江畔音乐会作为城市IP,定期上演,夜色和旋律,随着江水一起荡漾。“路边音乐会”,把舞台搬到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只要敢唱想唱,每个人都可以拿起话筒,成为舞台的主角。野歌会,不收门票,几乎场场爆满。除了音乐,市民夜校、创意市集、夜间招聘会……这座城市的“夜”态,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漂亮。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6万亿元,其中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出特色、擦亮品牌,全面提升影响力?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易淼看来,重庆要以“立体山城”为基底,打造独有的夜间消费场景。重点依托“两江四岸”核心区、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的夜间经济矩阵,密织“网红打卡地”分布网络,持续引爆夜经济流量。要以巴渝文化赋能,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夜经济品牌。在磁器口、山城巷等历史街区,常态化开展特色非遗展演,在常态化无人机表演中编排更多的承载巴渝文化、讲述巴渝故事的动态场景,进一步利用好AR、VR技术,提升夜经济的消费体验和文化体验。要支持本土品牌创新,打造夜经济的消费新势力,构建分层错位、业态互补的夜经济品牌店生态集群。同时,要建好夜经济智慧平台,全面监测夜经济发展行业数据,实现夜经济的客流统计、信息服务、安全监管等功能,并在重点商圈根据客流量增加夜班公交、网约车接驳点,要以提升夜经济公共服务能力,迭代升级夜经济消费生态,将“不夜重庆”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夜间消费目的地。

重庆,是山城,更是江城。当夜幕降临,楼宇建筑、万家灯火与江面倒影相映衬,这座山水大都市美得璀璨而又动人。“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早在清代,曾任巴县知县的王尔鉴,就在诗里盛赞过重庆夜景的立体之美。手握这样的“好牌”,我们期待着,重庆的夜间经济打出更多的“王炸”。

文章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


上一条:全国政协委员、基地主任温涛教授:加快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研究院莫远明研究员就体彩高质量发展接受《重庆日报》采访

【关闭】

电话:023-62769540
Email:cjsy@ctbu.edu.cn

常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 重庆市社科联 重庆市教委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 官微二维码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