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政策作为国家以及汽车、家电行业今年最为重要的促消费活动,如今已进入年底冲刺阶段。对于此轮国家补贴,市场给出“力度最大”的评价,“大”在哪里?来简单对比下:2008年家电下乡13%的补贴,2009年首轮家电以旧换新10%的补贴,而此轮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范围在15%-20%。而就在这两天,重庆再次举行新闻通气会,推出更进一步举措为消费市场助力。
11月19日,市商务委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优化升级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有关政策。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补贴标准方面,对售旧换购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消费者,由原来的按裸车价的6% 最低不低于3000元、不高于1.2万元的标准,提高至按裸车价的7% 四舍五入取整十 且不低于3000元、不高于1.9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补贴政策同样有针对燃油车的内容。
市商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彭和良介绍,对售旧换购燃油乘用车新车的消费者,由原来的按裸车价的5%,最低不低于2000元、不高于1万元的标准,提高至按裸车价的6%,四舍五入取整十且不低于2000元,不高于1.6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家电以旧换新方面,我市扩大补贴品类,即在现有11大类涉补家电品类基础上,将净饮机、空气净化器、微波炉、电饭煲、消毒柜等5类家电的一、二级能效或水效产品新增纳入补贴范围,家电补贴品类扩充至16大类,补贴标准保持不变。同时,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8家线上企业也全部参与实施政策,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享受换新补贴,渠道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汽车置换更新,最高可补贴1.9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品类由11大类扩充至16大类。实际上从今年8月底,我市加力实施各项补贴政策,就快速点燃市场热情。据第三方监测显示,全市9—10月汽车月均交易量接近3.9万台,环比增长14.9%;家电销量月均环比增长130.0%、销售额增长63.9% 。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此项政策也有力普惠了广大市民。截至11月18日,全市享受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者超过11万名,享受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交易达81.92万笔。可以说,补贴参与人数、补贴标准及补贴金额均处于历史高位。政府的以旧换新补贴,以及商家配套的优惠政策,确实让不少消费者很动心。
记者走访各大卖场发现,“以旧换新”已成为消费者咨询的关键词,几乎所有人都会主动问及并了解相关的政策。政策效应凸显,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了有序有力的释放,而在关键词“以旧换新”的背后,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的联动发力。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专题发布会,北京、重庆、广东三地就各自经验做法向全国交流推广。再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来看看重庆打出的是怎样一套“组合拳”。

好政策更需放大效能。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教授刘晗看来,此次政策“加码”的亮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补贴力度加强,对售旧换购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者,补贴额度上限由1.2万元提高到1.9万元,燃油乘用车的补贴额度上限从1万元提升至1.6万元。二是补贴范围扩大,家居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拓展至厨卫改造、旧房翻新、智能家居和适老家居四个大类共计39个小类,有助于发挥住房装修、家电更新、产品配套等的联动效应,以“组合拳”加力促进家居消费增长;制氧机等适老家居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对于保障老年人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补贴方式优化,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可由消费者在服务平台应用程序领取折扣券,直接在支付环节按相应比例折扣结算。他建议,为持续释放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效能,应该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商户参与,引导参与单位加强员工培训力度,高效率完成以旧换新补贴流程,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这个“换”字,不是简简单单的更换,而是升级换代的“汰换”,相信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最终实现的是促经济、惠企业、利百姓的多赢。从这个角度说,以旧换新,焕新的是生活,也是焕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