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姝伶高级统计师和导师杨文举教授等在重要学术期刊《经济科学》发表论文《行政边界阻碍了跨界纵向经济关联吗?——重庆直辖影响川渝交界区人口分布的证据》。

其主要观点为:腹地人口密度随着远离中心城市而衰减,体现了中心城市有效辐射腹地的区域发展内在规律,但是行政边界常常会割裂这种纵向关联。该研究借助重庆直辖准自然实验进行前后对照的地理断点回归分析,对行政边界带来的跨界纵向经济关联阻碍效应进行因果识别,研究发现:①从川渝省际边界整体来看,重庆直辖前重庆城区对现行川渝边界两侧县域人口密度分布特征的影响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重庆直辖后川渝边界两侧县域的人口密度距离衰减系数出现了明显的断点,这从重庆直辖时间标志和川渝边界空间标志交叉印证的视角识别出川渝省际边界对重庆城区跨界辐射腹地造成的阻碍。②相关影响机制分析显示,跨省交通联结不畅、省际体制环境差异、地方保护政策等因素,都是川渝行政分割阻碍重庆城区和川渝边界四川侧县域之间跨界纵向经济关联的传导渠道,但行政分割并未对边界两侧县域主导产业结构造成显著的差异化影响。③老重庆计划单列市边界与川渝省际边界存在类似的分割效应,并且研究结果显示分割效应始终伴随着行政边界的产生或消失等呈现出同方向的变化,从动态变化中揭示出行政边界带来分割效应的因果关系。基于该研究的结论,建议在新发展阶段下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消除中心城市跨省辐射带动腹地的行政边界阻隔,通过强化省际纵向经济关联来推动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促进人口分布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