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也强调,要共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川渝两地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何深化成渝地区“双碳”合作,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圈”,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一主题,重庆日报思想周刊邀请了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饶光明教授进行讨论。
主持人:绿色产业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点。在推动成渝两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您认为该如何着力?
饶光明: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低碳产业圈+绿色经济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柱。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动态过程,要通过“三链融合”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链、价值链和“减碳链”三链融合,是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设“低碳产业圈+绿色经济圈”的重要抓手。产业碳排放分布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且相互关联,成渝地区必须从产业链整体出发构建“减碳链”,在研发、生产、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与流程创新,提升产业链的碳生产力,实现减碳、脱碳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大做强绿色低碳价值链,建成“低碳产业圈+绿色经济圈”。
“三链融合”驱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多业并举统筹推进。一是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碳减排”做大做强绿色低碳产业链。要实现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如以电动车、氢能源车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替代和淘汰燃油车制造业等。二是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共生发展。成渝两地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机器学习、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孪生”与传统服务业融合共生发展。三是推进“1+2+3”产业融合发展,振兴乡村特色绿色产业链。通过“光伏+农牧渔”“风电+农牧渔”“大数据+农牧渔”等,推进共建粮油业、畜牧渔养殖业、都市休闲农业等绿色低碳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与农林牧渔业低碳集群发展。四是共建“碳金融+碳交易圈”,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活力。如设立碳金融联合基金,开展“碳信用贷”“碳汇贷”,川渝两地碳排放交易中心联合试点发行“碳票”等。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