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丝绸之路被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2019年,当地时间4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杜布罗夫尼克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第九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表示,“16+1合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基础支撑在于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在去年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16国贸易额逆势增长21%,创历史新高,合作前景广阔。第三方市场合作迈出新步伐,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地方合作日益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李克强指出,我们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推动“16+1”经贸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五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积极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绩。政策沟通深入有效,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在逆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沿线各国的持续发展与加强区域合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潜藏着彼此合作的巨大潜力和空间。
由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产业经济研究院与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共同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比较优势与进口需求研究:中东欧十六国》从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出口主导产业分布、出口比较优势变化、进口需求及其变化等维度,详细剖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情况,可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