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 基地简介
    • 历史沿革
    • 名誉主任
    •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 科研团队
    • 研究人员
    • 基地专家
    • 博士后
    •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 学术成果
    •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导师风采
    •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 首页
    最新动态
    通告(教师)
    通告(学生)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基地简介
    历史沿革
    名誉主任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研究人员
    基地专家
    博士后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智库动态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南山智库》
    《成渝蓝皮书》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导师风采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智库动态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正文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易淼教授就多措并举推动夜经济消费扩容提质接受重庆卫视采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09:33

从延长关门的夜市,到灯火通明的夜摊儿,再到不打烊的商圈儿,夜经济已经迭代到了3.0版本,也就是:夜间消费聚集区。截至2025年10月,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已达400个以上,单是重庆,就有15个。今年国庆长假,国家级夜经济聚集区的每夜客流量,较之2023 年同期,增幅达 25.4%。增加的流量转换为价值,就是夜经济的增量密码。

重庆通过“不夜生活节”,作出了有益实践: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以65亿消费、1.8亿人次刷新历史纪录。城市夜间经济3.0时代,如何稳稳握住那把增量的“金钥匙”?今日聚焦,我们一起走进山城的夜。

场景重构 夜间消费演绎无限可能

洪崖洞的灯火璀璨亮起,错落的光影勾勒出巴渝民居文化的轮廓,游轮划破江上的夜色,两岸霓虹与江水交相辉映。诗人笔下的“天上街市”,跃然于眼前。重庆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夜景无疑是一张城市名片,而与之配套的,是重庆对夜间场景的不断创新和重构。最近的一项增色项目,就是夜景的背景乐。

在位于南滨路的重庆国际会客厅,一首首世界名曲,悠然回荡在两江四岸的夜色中,余音绕梁。“重庆之夜”交响音乐会,启动常态化演出,将以每周一场次,每月一主题的形式融入山城的夜。“城市之美”与“艺术之美”同频共振、经纬交织,打造着“有辨识度”的城市新名片。

“重庆之夜”的常态化演出,也是延续“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的思路。就在“重庆之夜”的前一晚,重庆的夜空再度被光影点亮。2000架无人机编队, 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演绎了专场演出。《千里江山图》神韵的立体山水画卷,在江面上缓缓铺展;“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名句,挥洒出山城的诗意。从4月开始,每逢周六和重要节假日夜晚,这样的演出都会如约上演。

根据市商务委统计,无人机展演常态化以来,周边商场的营收增长了20%,餐饮业客单量提升了30%。南岸区南滨路,是无人机展演的最佳观赏区域之一。南岸区商务委监测的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南滨路沿线的重点餐饮企业平均满客率超70%、重点酒店平均入住率超80%,同比均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夜幕降临,活力绽放。从品尝灯火到云端观景,从聆听交响乐到相约光影秀,借助场景创新,重庆正在勾勒夜经济的多元轮廓,夜色中,城市文化的底色愈加鲜明。

夜经济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生活烟火。随着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的夜经济模式不断涌现,也在重塑消费市场的供需链。以今年的“不夜重庆生活节”为例,重庆联动成都、西安,推出“夜游西部”通票,打破时空壁垒,实现跨区域协同,三地夜间消费总额同比增长51%。

这种“场景引流+产业联动”的模式,让消费从单点爆发,延伸为全链条增值。重庆以夜购、夜味、夜宿、夜玩、夜赏为代表的“五夜”业态体系,密集上新,催生出新玩儿法、新消费、新流量,也在不断丰富人们的夜生活。

加大供给 夜经济“五夜”体系密集上新

10月18号晚,“渝超”联赛的激情战火再度点燃。永川长城汽车队主场,在细雨中越战越勇,最终以7:1战胜潼南柠檬队。超过2.1万人在现场冒雨观战,除了比赛本身的看点之外,最大的惊喜是:凭渝超票根,可在永川享受餐饮、娱乐等项目的联动优惠。

票根经济,只是“渝超”扩容夜间消费的冰山一角。更多“产品+场景+沉浸式体验”的创新业态,正在带火“比赛日之夜”。沙坪坝区通过打造多元 “第二现场”,推出丰富的夜游活动。“渝超”比赛当晚,三峡广场、磁器口古镇、融创文旅城、融汇温泉城四大“第二现场”人气火爆,丰富的活动和优惠,成功留住了跨区域的过夜游客。

在大足石刻队的主场,现场观众超过2万名,同步线上直播的观看人数,数以十万计。线上线下联动,当地推出:免费游石刻等“渝超”套餐,不少外地球迷专程而来,沉浸在夜购、夜味、夜宿、夜玩、夜赏的融合旅程中。

夜经济流量变现的另一个利器,是品牌溢价。根据第三方机构评估,今年“不夜重庆”的关键词搜索量,已达2.3亿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57%;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5亿次,其中的相关原创内容,登上全国热搜榜12次。

品牌溢价的直接体现是,消费的溢出效应。以“长江国际音乐季”为例,吸引观众12万人次,衍生出的音乐周边、艺术培训等产业,创造产值超2亿元,印证了“品牌IP”的强大变现能力。这样的思路正在下沉到县域市场,各个区县都在打造自己的夜经济IP,发掘夜间消费潜力。县域夜游崛起  城乡的夜美美与共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走进重庆丰都县包鸾镇,当地同时启幕了“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特色的夜经济IP与县域夜游深度融合,打开了消费提质扩容的新空间。

消费升级,也体现在多元的体验感升级上。在潼南,“双江古镇潮玩节”灯火璀璨,非遗手作、音乐快闪、柠檬市集等好戏连台。

巫溪烤鱼文化节,融合非遗文化与烟火美食。川剧变脸水袖翻飞,鱼灯巡游流光溢彩,烤鱼香气氤氲升腾,共同组成了独居辨识度的“巫溪”名片。

在奉节,“啤酒节”“放歌瞿塘”等活动与夜游三峡联动,拉动夜间文旅消费在“吃住行游购娱”多点开花。

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68元5日畅玩”套票,让过夜游客更多,民宿预订量上涨。夜间经济已不单是流量的汇集,更是软实力的升级,打造区县IP、开发县域市场,目的都是精准引流,打造新的引擎,让城乡的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愿景一般:千灯璀璨,万物荣华。

城市的夜晚从“亮起来”迈向“火起来”,这不止是一道经济题,更是一道综合题。如何避免同质化、拓展夜游经济的边界?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易淼,给出了几个具体实招。

一是强化地域特色文化赋能,提升夜经济消费体验。要将重庆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更好地与现代消费模式相结合,打造一批新颖独特的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二是激活夜经济流量动能,创新夜间消费场景。通过深度挖掘、创意植入和业态融合,形成难以被简单复制的特色场景。重点依托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的夜经济矩阵,密织夜经济“网红打卡地”分布网络,并通过提升场景的沉浸感与互动性来激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分享欲,形成自发传播的裂变效应。

三是提升夜经济公共服务能力,迭代升级夜经济消费生态。紧扣夜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提升夜经济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好用好夜经济智慧平台,实现夜经济的安全监管、客流统计、信息服务等功能,多措并举推动夜经济消费扩容提质,不断释放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中国的夜间经济可以追溯到宋朝的勾栏瓦舍,这两个词也是夜经济模式的注脚。勾栏指大众剧场,瓦舍是餐饮购物的集散地,两者结合,指向消费升级的夜经济供需链。在此基础上,夜经济还在演绎着增长模式之变,从“流量型”向“价值型”跃升。重庆不断探索新的增量范式,正是应变之道,让夜晚灯火更亮、烟火更盛,这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


上一条:全国政协委员、基地主任温涛教授:加快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研究院任毅教授领衔撰写的咨政报告获得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关闭】

电话:023-62769540
Email:cjsy@ctbu.edu.cn

常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 重庆市社科联 重庆市教委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 官微二维码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