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 基地简介
    • 历史沿革
    • 名誉主任
    •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 科研团队
    • 研究人员
    • 基地专家
    • 博士后
    •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 学术成果
    •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导师风采
    •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 首页
    最新动态
    通告(教师)
    通告(学生)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基地简介
    历史沿革
    名誉主任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研究人员
    基地专家
    博士后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智库动态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南山智库》
    《成渝蓝皮书》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导师风采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智库动态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正文

研究院刘晗教授在光明网发表理论文章《加快推动县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09:56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锚定民营经济建设新目标,擘画民营经济发展新图景,鼓舞民营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已达到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众多数量的民营企业犹如密集的根系,共同支撑起中国经济这棵繁茂的大树。强根系,结硕果,关键是打造好县域经济这片培育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壤,加快推动县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增进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聚焦轻工制造等县域特色产业,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推动“一县一链”建设,打造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吸引民营中小企业集聚,扩大民营企业数量规模。对超过一定产值规模的集群,实施精准政策扶持,给予土地指标倾斜和税收返还奖励,鼓励企业重组整合,提升规模效应。建设高能级产业园区,推动传统园区向“研发+制造+服务”综合体转型,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方案,支撑民营企业技术研发。设立县域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检测认证、中试孵化等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引育“链主”企业,通过“链长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提高本地化采购率。鼓励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发展,对获评的省级“小巨人”企业给予政府奖励补贴,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提升民营企业经营效益。推动民营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共享制造、定制化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县域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物流网络,建设县域物流分拨中心,推广“统仓共配”模式,建设通达乡镇的物流网格,引导民营企业建设产地冷库,通过冷链设施的县域覆盖,破解农产品“最先一公里”难题。支持民营企业在生活性服务业中创新消费业态,发展社区电商、即时零售等经营新模式,不断拓展数字消费新场景。引导民营企业进行银发经济布局,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服务产品,开展老年定制化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共同打造县域文旅产业,挖掘非遗、民俗资源,创立特色文旅品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文化IP开发。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强化民营企业作用发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建生产体系,支持民营企业主导定制现代种养殖标准,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功能性食品加工,创新开发各类即食性产品,通过品牌化运营,培育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推动电商助农,搭建县域直播基地,打造“网红农业”。探索碳汇经济发展路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林业碳汇交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标识性项目,通过民营资本运营,拓展“家庭农场+旅游”模式,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

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中夯实民营企业发展基础。加快完善县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覆盖面,促进县域与交通枢纽的道路联通,推动县域与乡镇、村组的路网连接,优化交通网络,支撑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县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基建普及,降低企业网络使用成本,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发县域公共云平台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以数字化生产方案的共享模式,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生产效率。引导农村居民就地转移,完善县域技能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开设“订单班”等多样化形式的培训活动,衔接民营企业用工需求。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县域零工市场,实现灵活用工精准匹配。有条件地区加大购房补贴,激活县域购房需求,促进民营房地产企业平稳发展,支持房企改造闲置房产作为人才公寓,盘活存量房,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作者:刘晗,系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24SKJD111)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条:全国政协委员、基地主任温涛教授:加快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研究院孙畅教授就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接受重庆卫视采访

【关闭】

电话:023-62769540
Email:cjsy@ctbu.edu.cn

常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 重庆市社科联 重庆市教委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 官微二维码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