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国际环境的风高浪急和国内疫情、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巨大考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中国经济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创新产出加快增长,创新动力更加强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呈现趋好态势。从国际形势看,中美关系有望趋稳,中欧关系有望趋好。由此,中国经济外循环有望得到优化和提升。从国内形势看,疫情防控得到优化,国内统一大市场日趋形成,中国经济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秉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兼顾,做到重点突出。
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更好统筹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更好统筹经济增长质与量的关系,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没有质的有效提升,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量的合理增长,也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023年,要将经济增长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确定合理增长目标,以增强发展信心。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全面提振市场信心。
要优化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2022年,部分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出现下滑。要切实优化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加速培育市场主体。
要充分利用国际形势向好的外部条件,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在经济政策上,要努力实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五位一体”政策协同效应。在政策选择上要做到精准,政策力度上要体现加力和有力,政策效果上要有明显提升。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实施“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要优化债务结构、财政投资结构、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政策效果。
实施“精准、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一方面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另一方面,要实施定向精准调控,与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配合,扩大有效投资。
实施“发展和安全并举”的产业政策。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聚焦自立自强”的科技政策。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要强化基础理论创新,着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经济创新相结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实施“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政策。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审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