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大兴团结奋斗、实干争先之风,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充分激发全市人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全民自觉和共同行动,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各项事业。“干”字当头,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已逐渐成为重庆人民的最大共识。“干事”,既是检验干部能力担当的“试金石”,也是锤炼干部政治作风的“磨刀石”。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坚持实干争先,让干部敢为、区县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改进做经济工作的路径方法,实在地抓、有章法地干,做到靠实干树形象、靠实干出业绩。
树立“大干”目标,提振发展信心。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目标既是显示决策者发展决心的关键,也是提振干部群众发展信心的关键。树立“大干”目标,显示“大干”决心,对当下尽快恢复重庆经济社会秩序十分重要。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这一主题主线,锚定了重庆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新重庆建设的内涵,一是“新”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上取得的新成效;二是“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作出的新贡献;三是“新”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的新地位;四是“新”在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有实实在在的新感受;五是“新”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展现的新气象。新重庆建设树立了“大干”的目标,显示了“大干”的决心,摆开了“大干”的姿势,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极大热情和激情。提振发展信心需要将经济增长放在重要位置,确定合理的增长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2023年,我们要更加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经济增长放在突出位置。要更好统筹经济增长质与量的关系,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没有质的有效提升,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量的合理增长,也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振发展信心需要大的政策行动。财政和金融要有效配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要采用适度扩张的财政和金融手段,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优化和拓展投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优化债务结构、财政投资和收支结构,财政手段要充分体现“加力”和“提效”。要加快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降低金融约束,保障资金供给。
坚持“实干”优先,解决关键问题。“实干”就是要敢于面对高质量发展中的真问题,要实实在在去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一是切实解决中心城区发展能级不够、中心对外围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全域发展,推动“双城”合作、“双核”联建走深走实。二是切实解决产业体系整体较落后的局面。要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数字化改革向各领域各方面延伸。三是切实解决科技教育和人才短板问题。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四是切实解决内陆开放的瓶颈问题。大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政务环境,提升法治环境,提升市场环境,提升创新环境,提升要素保障环境。五是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大力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打造“一区两群”区县协同发展升级版。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四千行动”,切实增强关键支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六是切实系统解决经济增长、环境约束和能源短缺的矛盾问题。要大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激发生态文明建设活力。
树立“巧干”思维,汇聚磅礴力量。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全市上下要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系统谋划重大举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工作机制,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有形载体、有效抓手,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实现整体性跃升。我们要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重经济规律,有章法地“巧干”,而不是蛮干。一要在系统谋划上下功夫,坚持系统观念和统筹思维。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全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自觉把重庆工作主动放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把国家宏观部署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可落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统筹好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好经济内部和外部两个循环,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要在“辨识度”和“标志性”上下功夫,彰显特色和优势。要充分挖掘重庆的区位优势、体制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精神,做出特色、突出亮点,在重点企业、优势产业、特色区域、内陆开放、双城经济圈等多方位打造重庆经济“金名片”。三要在全市上下共同发力上下功夫,营造“敢干”的氛围,全面释放经济主体的活力。要优化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经济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真正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着力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大力提升国资监管水平,加强央地国企合作。要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严格执行产权保护制度,实施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大力培育创新型民营企业,建立民营企业全周期全方位赋能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切实优化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