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平台建设赋能重庆数字化生态环保工作
易淼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数字重庆建设大会也提出,数字重庆建设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数字化生态环保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强调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嵌入并贯穿到生态保护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数字化生态环保能够不断深耕厚植数字化技术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场景化应用,为重庆加快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方式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保障。当前,重庆要紧扣生态环保领域的数据要素平台建设、数字联通平台建设以及智能监测与决策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发展平台,不断赋能重庆数字化生态环保工作,更好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专题数据采集应用质量,有效夯实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平台建设
从数据要素的视角来看,生态环保领域正在持续生成大量基础数据。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高质量的采集与应用,不断实现生态环保数据价值的深度发掘和充分释放,能够更好推动数据要素化,进一步夯实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数据资源高质量采集,夯实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资源高质量采集,要求重庆坚持质量导向,不断创新数据采集方式,提升生态环保数据资源挖掘和采集能力,有效实现生态环保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具体而言,重庆要推动生态环保数据资源“按需归集、应归尽归”,更加全面地采集环境质量、污染源、环保产业、环保科技等数据,高质量建设生态环保数据仓。如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重庆要高质量采集用能数据和碳排放核算数据,以更好支持碳排放的动态核算和智能监测。在数据资源采集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低效采集等问题,抓好生态环保数据源头质量,全面定位和动态替换问题数据,并加强对生态环保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提升生态环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通过数据资源价值发掘和开放应用,夯实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平台建设。重庆要统筹整合各口径、各类别生态环保数据资源,进一步优化生态环保数据分类管理,规范数据的归口属性、应用属性、开放属性等,支撑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平台的功能提升,扎实推进数据要素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生态环保数据资源的价值发掘,加快推动生态环保数据要素化,更好释放数据作为要素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重庆要用好集成式、体系化思维,健全生态环保数据有序开放和安全利用管理机制,积极拓展生态环保数据分析的应用场景,并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态势研判、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等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推动横纵向数字化协同联动,深度支撑生态环保数字联通平台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是涉及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需要多方协同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全面推动数字化协同,在各主体之间搭建横向信息互通、纵向协调贯通的生态环保数字联通平台,能够有效强化重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提升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治理能力。一方面,通过健全横纵向网络互联体系,支撑生态环保数字联通平台建设。重庆要进一步强化市、区县、乡镇三级纵向联动,促进跨区县、乡镇、部门、省界四维横向协同,贯通各层级、各部门、各领域的数据接口,建立生态环保数据汇聚和传输通道,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支撑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作。在此基础上,重庆能够不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网络互联互通,持续提升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各主体之间数据共享和治理协同水平,全面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全链路,不断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横纵协同、系统集成的高效联动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四横四纵两端”框架构建,支撑生态环保数字联通平台建设。数字重庆“四横四纵两端”总体框架,能够为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协同联动提供基础“硬件”支持、规则“软件”保障和应用集成入口。要基于数字重庆建设“一盘棋”,充分借力“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能力组件、业务应用”的“四横”建设和“标准规范、制度规则、安全防护、工作推进”的“四纵”建设,用好“渝快办”和“渝快政”,着力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局部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贯通各层级、各部门、各领域之间业务流、数据流、任务流,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数字联通平台开放性和兼容性。
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手段,强力驱动生态环保智能监测与决策平台建设
依托升级迭代的生态环保智能监测与决策平台,重庆能够更加精准地展开生态环境保护运行分析,动态感知生态环境实时状态和演变趋势,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防范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重大风险,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水平。当前,重庆应融合集成生态环保数据,积极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智能监测与决策,强力驱动生态环保智能监测与决策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完善多场景智能监测体系,驱动生态环保智能监测平台建设。重庆要更加积极主动运用多种先进数字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动态监测的各类场景中深化应用。具体而言,要利用好云计算、物联网、AI智能分析,强化环境应急业务监管、环境动态监测研判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更深入地开展对监测对象动态数据的集成融合、深度挖掘、关联分析,并在实践中动态优化预警监测模型,不断完善生态环保智能监测体系。同时,重庆要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传感器“四位一体”综合应用,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完善生态环保监测网络,特别是紧扣洪涝、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手段识别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环保监测数智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一体化智能决策体系,驱动生态环保智能决策平台建设。近年来,重庆在一体化生态环保智能决策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依托“大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系统,已经初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数字水生态智能感知网,按照“智能感知—智能研判—智能响应”的架构开展重庆水环境治理工作。在这些已有基础上,重庆要进一步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推进智慧水利体系构建,深度参与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并加快实现以数字化助推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提档升级。同时,进一步优化大气、水、土壤、气候变化等应用场景的一体化生态环保智能决策体系,更好实现精准感知、智慧响应,多维度驱动生态环保智能决策平台建设。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2023年7月24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