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正在进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实践,新重庆建设中,重庆的产业发展如何“亩均论英雄”?《当代党员》全媒体特邀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小光,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处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毅进行对话。
《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为什么要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
易小光:目前,我市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度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当前我市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增长模式比较粗放,对传统资源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难度仍然较大。二是总体处于产业能级的中下游水平,在产业价值链中许多尚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三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元器件尚受制于人,产业链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四是园区投入产出水平不高,一方面是园区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另一方面部分园区土地等资源要素配置水平不高,导致园区产出水平不高。五是全市园区的联动水平不高,没有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形成有机体系,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我市正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因此,加快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吴安:一是资源环境约束。重庆产业发展受土地资源约束较大,尤其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与土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高劳动生产率、高带动效应的工业发展用地需求,人均GDP增速相对较缓。原料及能源短缺影响较大,尤其是在价格上涨周期,对我市需求和成本都造成极大压力,影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化工、冶金类行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控制压力大。二是产业层次不高。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附加值率不高,高价值产品比重不大。产业高技术化程度不高,装备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占比,化工、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新材料占比,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电子元器件占比较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高端装备存在较强的进口依赖,电子、装备、汽车、生物医药制造业等所需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在全国影响力大的制造业龙头企业缺乏,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排名靠后。通过“亩均论英雄”改革,有利于通过压力传导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任毅: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重庆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重庆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比如创新动力略显不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有待提升、资源利用率未能实现最大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高等。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主要是为了探索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合理优质高效配置,引导企业提质增效。“亩均论英雄”改革是地方治理的重大创新实践,是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最佳结合点,有助于推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企业提质增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换增长动力和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如何提升“亩均”效益?
易小光:可以从5个方面来提升“亩均”效益。一是促进发展模式转型。转变发展理念,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内涵式发展方式,更加重视效率与效益;提升科技进步、人力资本、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升劳动生产率。二是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引领作用;改造升级传统与基础性产业,提升供给品质。三是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在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对产业链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元器件等领域和环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加快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四是提高园区资源要素配置水平和投入产出水平。促进园区管理模式现代化,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改变招商引资中粗放式供地模式。五是增强全市园区的联动能力与水平。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综合角度在产业布局上考虑市内各园区的联动发展;在市级层面上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形成联动机制。
吴安:要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制造业产品高价值化、产业高附加值化。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提升制造业产出效率;不断提升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智能产品高价值化及向高价值环节转移。二要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通过存量提质改造、增量优化调整,提升“低碳高效行业”产出比重。三要深入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在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大对研发、咨询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现代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四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整合创新资源、推动联合研发,提高企业外部支出比例。在产业转移承接行业要补强研发环节,通过创新能力提升为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整体价值层次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增大产业链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价值、高附加值环节,以技术含量和品牌提升来提高同类产品中高端产品比重,降低单位产出的土地占用、耗能、碳排放水平。
任毅:可以综合运用“腾笼换鸟”法、数字技术赋能法、管理增效法等提升“亩均”效益。比如,要强化“腾笼换鸟”法,促进各地加强工业闲置用地的收储,强化低效用地的治理,腾退土地,盘活土地存量,全面提高园区土地、厂房的利用效能,重新释放要素活力,引进新产业新项目提升土地“含金量”。再就是用好数字技术赋能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通过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助力企业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在此基础上,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依靠数字经济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另外,还通过实施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管理创新,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怎么完善“亩均论英雄”改革评价体系?
易小光:一是因地施策,提升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我市各区域区位、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评价与考核体系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分类施策,有利于推动全市产业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链、园区体系协同发展。我市评价与考核政策中应充分考虑高新产业、传统基础产业的关系,考虑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关系,考虑产业链、价值链空间布局的关系,考虑各区县园区协同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关系,才能形成整体利益最大化。三是协同共进,形成促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的良好生态。要营造中西部一流的营商环境,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要加大开放力度,引资引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吴安:一要完善评价制度体系。“亩均论英雄”改革的评价,专业性强、可变因素多,在常设的考评机构中,要将关联部门纳入进来,还要吸引经济、环境等方面专家参与,推进科学考评。二要分类施策确定“亩均论英雄”评价指标值。在实施“亩均论英雄”考评时不能一刀切,要结合产业定位及产业发展周期,既体现区域的差别,更要体现行业的差别;在考虑增长值的同时,也要考虑绝对值;年度考核与5年考核要科学结合。比如,有的区县主导行业单位能耗、单位排放已处于较低水平,势必影响单位能耗和单位排放增加值的增长;有的区县主导行业是原料及能源高消耗行业,在原料及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时期,会对增加值、税收增长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考评时尤其是在年度考核时,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适度调整。
任毅:应构建起以“以亩均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和“以环境论英雄”等四个“论英雄”为核心导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应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产值、亩均工业增加值、亩均销售收入、单位产值能耗、单位能耗税收、单位电耗税收、单位主要污染物税收、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从目标导向看,应以提高“亩均效益”为核心,兼顾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综合性、多元化目标。从评价对象看,针对不同企业群体、不同产业群体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对主导产业集群企业、支柱产业集群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企业、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四类对象设置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