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研究,产出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本期推介其中三本专著。
内容简介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是区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通过节能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书基于碳足迹测定,系统论述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构成体系,并以作为江河源头生态屏障的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为典型样本,深入探讨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碳脱钩发展力、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环境改善关联的DSR驱动力以及“碳排放=碳吸收”理念下的碳循环平衡力及其相互关系,丰富了江河流域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建设领域的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饶光明,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等。
近年来,著有《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研究》《船舶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专著8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软科学》《商业研究》《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教改重点课题等1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研究》等。主持研发《区域经济实验》《大学生创业仿真与小微企业成长》《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在线学习平台课程,参与主编教材《世界贸易组织教程》。担任“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指导培养硕士20余名。承担研究生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本科生课程《世界贸易组织(WTO)》《宏观经济运行综合实训》《区域经济实验》等教学工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
内容简介
本书以促进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空间优化与内涵式经济增长为目标,通过文献研究、统计数据收集、实地调查等手段,借助于理论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统计与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制造业、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并通过对典型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产业空间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借鉴,探索促进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空间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可行路径及相关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
周立新,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南开管理评论》等SSCI、CSSCI来源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7部;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7项,其他学术奖项3项。
内容简介
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环境、气候与能源短缺等危机之策。本书以我国能源供需结构和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状况为研究起点,以水电开发量的动态测评为基础,进行水电开发的替代效应和影响分析,借鉴国内外典型水电开发案例经验,实现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本书还提出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加强水电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强水电大坝和水电开发项目的退役管理等建议。
作者简介
曾胜,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能源与科技金融研究所所长。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西部低碳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经济学动态》《资源科学》《软科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西部论坛》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重庆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主持或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等。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管理评论》《Energy Polic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SCI收录2篇、CSSCI收录26篇、CSCD收录5篇、SCI收录3篇、EI收录5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5部,其中2部专著获省级社科三等奖。获得市级部门成果应用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