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郭鹏飞副教授等在重要学术期刊《统计研究》上发表题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综合测算及应用研究》的论文。

该研究采用拓展的永续盘存法,系统估算了全国和各省份2003—2021年新型基础设施的全套资本存量,并从财富性视角编制新型基础设施资产负债表,从生产性视角估计其产出弹性值。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净额以14%左右的年均增速攀升,截至2021年年底达到7.102万亿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其中的占比分别为47.170%、29.555%和23.275%,细分类型后的占比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创新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整体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的资本产出弹性值分别为0.063、0.008、0.031和0.044。其中,融合基础设施的资本产出弹性值持续上升,创新基础设施不断降低,而整体和信息基础设施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的资本产出弹性值均在东部地区最高,而创新基础设施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策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量化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