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主编 / 何建洪
副主编 / 罗文竹 袁野 朱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报告(2023~2024)》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组织编写,是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做出部署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有力地带动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高质量发展。本书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际,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为主线,研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布局、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支持等维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进行全方位解析。
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篇三个部分。总报告回顾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建设成效和政策支持,分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判了电子信息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配套能力缺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需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推动要素一体化发展、加强产业链协调发展、构建差异化协同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合作。行业篇对电子信息制造业进行划分,从计算机制造业、智能手机制造业、新型电子终端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新型显示制造业5个行业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完善与发展。专题篇则是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相关政策、人才和产业组织的研究。在政策研究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环境类、供给类和需求类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根据现有分析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人才方面的研究,则是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需求角度入手对当下人才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依托行业篇的分类模式,通过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城市在不同行业的产业组织情况,清晰展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作者简介
何建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现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经济及管理、数智技术创新与管理、新兴技术创新扩散及产业数智化发展战略、物流工程与供应链创新。在《中国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SSCISCI、CSSCI,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3项,以第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8部。科研成果荣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其他奖项3项。
目录
I 总报告
B.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报告 朱浩 杨诗 任飞燕/001
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体情况/003
二 重庆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概况/020
三 成都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概况/028
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主要城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概况/034
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045
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布局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053
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及趋势展望/054
II 行业篇
B.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计算机制造业发展报告 朱浩 任飞燕 杨诗/059
B.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手机制造业发展报告 何建洪 粟媛 杨一帆 袁杰/091
B.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电子终端制造业发展报告 罗文竹 徐耀德 张洁/111
B.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报告 罗文竹 张洁 徐耀德/136
B.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显示制造业发展报告 董静 杨一帆 袁杰/165
III专题篇
B.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发展研究 袁野 陈从稳 陈金雨/196
B.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发展研究 袁野 陈怡静 张金彪/238
B.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组织研究 袁野 张金彪 陈怡静 梁佳欣/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