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员宋瑛接受重庆日报采访谈干部直播带货释放农村经济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2日 16:07
重庆日报:当前,干部直播带货比较火,您是如何看待这个模式的?
宋瑛:干部直播带货,顺应了当前我国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解决了农产品流通“买难卖难”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新动能,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直播带货标志着线上线下经济的融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发展思路。直播带货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田间地头与消费者餐桌、乡村文化风貌与城乡居民生活直接“连线”,解决了传统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等难题,对于乡村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等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直播带货解决了传统电商体验感和信任度弱的难题,是数字时代农产品电商的升级模式。干部以特殊的身份和形象为本地特色农产品代言,在增加流量的背后是为农产品品牌的强“背书”,体现的是信用与信任的传递,顺应了我国农产品电商从产品中心的“搜索”模式转变为用户中心的“推荐”模式。第三,干部直播还带来了亲民政风,是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们在新形势下主动拥抱新变化、新趋势,善于运用互联网与外界沟通、与老百姓“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对本地产业、产品了如指掌,这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服务型政府。
重庆日报:怎样才能让直播带货这个应急之举变成长效之策?
宋瑛:一要深刻认识直播带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直播电商以开放、对称和透明的交互渠道,实现农产品供需双方的高效联结,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还有利于构建农业现代生产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二要逆向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电商助农的重点是运用电子商务改造传统农业,将线下生产与线上流通在全产业链中有机融合,本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直播带货的基础在于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即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和支柱产品,优化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精准需求、农业生产集聚和现代新型农民培育基础上,形成区域化布局、特色化打造、品牌化塑造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带动源源不断的销量。三要建设良好的信息和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农村末端物流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服务站点等投入,降低直播销售门槛与费用成本,提供直播带货公共服务,降低农民购机、上网、包装、仓储、物流等费用,采用区块链、大数据开展农产品溯源,电商服务中心、镇村服务站点建设共享式直播间,切实提高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商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重庆日报:在打造良好的直播销售生态方面,您认为该如何着力?
宋瑛:直播带货背后,是一个包括产品、物流、人才、包装、运营、服务、数据等多环节的产业生态,应强化直播销售生态系统各环节、各主体的培育建设。一是培育优质产品和品牌。统筹规划并打造一批名特优农产品网货产区和特色网货品牌,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就地网货转化率,精选“三品一标”“名特优新”等农特产品直播销售。二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农民争当网络主播,加强直播行业规范化建设,强化直播带货的法律责任、产品的质量安全、交易的程序规范、售后服务的有效保障,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重庆日报:在进一步丰富平台销售内容,让农产品营销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方面,您有何建议?
宋瑛:第一,丰富销售内容,从销售农产品向三产融合、休闲农业、文旅结合等方向发展。未来应以数字农业为手段,促进传统农产品销售与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经营活动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旅文”模式,有效提升农业附加值。第二,优化供给模式,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精准对接。发展“电商+基地/合作社/服务站+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和订单式生产模式,探索预购、团购、定制、社区支持农业等新型销售模式。第三,发挥电子商务的先导作用,强化农产品生产。发挥电子商务的信息先导、指导生产、产销对接和促进产业融合等优势,从渠道建设扩展到全产业链建设,形成规模化的电商农产品产业带、电商扶贫基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旅电商示范基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