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组建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奔赴四川泸州市、重庆江津区和永川区,实地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经验与共富路径,深入学习川渝携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
在泸州市泸县玄滩镇,实践团深入新山村、黄泥滩村稻虾共生基地,近距离感知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了解产业兴旺如何带动村民共富。实践团还对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代表展开深度问卷访谈,了解“稻+虾”产业链惠及民生的具体成效。

在江津区慈云镇,实践团走近有效聚合分散力量的合作社,了解其如何降低市场风险与投入成本,带动社员增收致富,并在随后实地参观了蛋鸡养殖企业,体验从智能化喂养、环境监控,到高效的鸡蛋分拣、清洗与包装等全流程。

在调研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永川区吉安镇与泸州市泸县立石镇——两地以大陆溪河为界,河上三座跨越明清、现代与当代的永泸桥串联起川渝民生互通、产业协同的百年脉络。团队先后参观了川渝永泸农事服务中心粮食仓储物流基地、川渝泸永现代农业示范园、吉安镇石松村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等地,近距离感受吉安镇与立石镇的紧密协作。

结束本次调研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鲜活的田野课堂不仅帮助自己深刻体悟到乡村振兴与多元共治的现实逻辑,也为未来聚焦城乡融合研究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通讯员 林细妹 邓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