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重庆而言,既是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更是自身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我市继续紧盯建设“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国际消费创新引领地、国际特色消费目的地、国际消费环境标杆地”目标,加快打造中西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样板。就在本月,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意大利国家馆在解放碑正式开馆,我们去瞧瞧。
12月9日,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意大利国家馆在解放碑正式开馆。作为西部地区首个核心商圈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采取“国家馆+专业馆”的方式,已引入20多个国家的上万个单品,在这里,市民可实现一站式“买全球”。
新商品、新业态、新场景,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既满足了多样消费需求,也做优了供给“生态圈”。全球化的今天,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格外重大。彰显“国际范”,重庆先后引进万象城、老佛爷等知名商业运营商,引入超20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重庆消费“越来越city”;立足“巴渝味”,重庆依托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建成近百个城市消费新地标,消费新场景向着高空和地下立体式“生长”,我们去感受下“多维度”的山城活力。
作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在打造消费新场景上持续发力,在解放碑—朝天门商圈,一条全新的“云端商业风景线”亮相,平均每天会接待两三千人,人们在这里能够俯瞰两江四岸的城市建筑和17座桥梁。在另一处地标建筑来福士水晶连廊,250米的高空开发了云端漫步、高空江景秋千等项目,为游客带来了“心跳加速”的游玩新方式。
除了在空中“解锁”山城的特质,一些新消费场景也延伸到地下。在渝北区,走进这家防空洞火锅,宛如穿越了一条美食与城市记忆交织的时光隧道。不只是火锅,博物馆、菜市场、茶馆也开进“地下城”,每一声叫卖,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烟火气,也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有如城市“入口”的奇幻之旅。
来自美团生活服务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重庆防空洞火锅搜索量同比上涨76%,云端秋千搜索量同比上涨9倍。新场景、新业态让山城的冬日更有温度。我们再走进渝中、江北,看看各大商圈的新活力。
坚持“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定位,渝中区加快打造富有巴渝特色、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目前已形成千亿级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百亿级大坪城市地标商圈、化龙桥未来新兴商圈联动发展格局。
市商务委表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以来,我市围绕塑造消费新品牌,持续发力,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8.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3个百分点,在首批5个试点城市中保持领先。
日前举行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纳入明年工作重点任务,并且在前面首次加上“超常规举措”这样的力度,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还有怎样的首创性、差别化举措?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易淼教授看来,一是要以超常规举措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力推进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支持范围、提升补贴标准,进一步促进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二是要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具有巴渝特色的假日经济、时尚经济、美食经济、夜间经济、康养经济以及承载城市记忆的小店经济,有力释放消费潜能,拓展消费市场规模。三是要以“首发经济”“精品消费”赋能消费提振,通过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不断丰富首发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广新型消费业态。坚持对接国家战略与立足重庆实际相结合,加快推进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做特做靓一批兼具烟火气、巴渝风和时尚潮、国际范的地标消费名片,不断提升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品质支撑能力。

重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构筑起一座崭新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信未来的重庆,将进一步聚集优质消费资源,进一步带动商贸经济和产业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新闻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