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面对这一“难关”,重庆该如何“攻”出效果、“盘”出活力?今天下午,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推进会召开,肯定了一季度改革成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强调,“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逐步进入深水区,要进一步增强改革自觉性,谋深做实二季度改革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要盯紧抓细国企改革攻坚任务,狠抓“止损治亏”专项治理,加大与央企合作对接力度,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打造更多“渝字号”旗舰国企,充分发挥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发动机作用。要推动园区开发区改革提质增效,加快运营公司市场化转型步伐,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开展链主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招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提升亩均效益。要提速政企分离改革进程,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和实效性,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回归本位,加快“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出清,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提高国有资产盘活效能,加快推进权证办理,积极创新盘活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和央企、民企力量推进资产盘活。要一体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及时研判处置风险隐患,维护良好改革局面。
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即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去年12月26日闭幕的重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吹响了此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的“冲锋号”,紧接着重庆在“新年第一会”上作出动员部署,到今天举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推进会,各项工作整合推进,主动谋划。各项工作整合推进,主动谋划。其中,国企改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难在哪儿?主要体现在保障重点领域和服务关键环节的能力还不强,改革浪潮之下,我市重点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全市层面,按照“精简机构、压减平台、优化布局、招大引强”的总体要求,我市全面整合各类“小、散、弱”园区开发区,并围绕改革目标细化量化任务,明确时限。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按照“一区多园、一套班子”改革方向,提速推进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和管理机构精减设置,全面整合各类“小、散、弱”园区开发区,2024年3月底前,实现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全部到位。
聚焦“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还应该找准哪些关键点?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易淼看来,“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紧盯“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的阶段性量化目标和全年量化目标,聚焦核心指标持续发力,在深化区县国企瘦身健体、稳妥推进权证办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同时还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举措,进一步推动“央企入渝”,让更多央企在渝布局区域总部、业务总部、产业基地,引进这些实力雄厚的央企参与国有资产盘活。另一方面,要以集中发布首批362个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为契机,利用好这些项目,充分借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更好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是重庆的产业根基,是重庆经济的“家底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三攻坚一盘活”,已是“箭在弦上”。其目标,就是要让国企“瘦身健体”,让园区开发区“亩均论英雄”,让政企分离,把存量的国有资产用起来,让沉睡的国有资产动起来,此项改革必将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带来汩汩活水,带来更多发展增量,激活更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