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 基地简介
    • 历史沿革
    • 名誉主任
    •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 科研团队
    • 研究人员
    • 基地专家
    • 博士后
    •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 智库动态
    •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 《南山智库》
    • 《成渝蓝皮书》
    •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 学术成果
    •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导师风采
    •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ENGLISH| 重庆工商大学| 信息门户|
  • 首页
    最新动态
    通告(教师)
    通告(学生)
    公示栏
  • 基地概况
    基地简介
    历史沿革
    名誉主任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研究人员
    基地专家
    博士后
    诚邀英才
  • 智库建设
    智库动态
    《重庆高校哲社咨政专报》
    《南山智库》
    《成渝蓝皮书》
    成渝产业云图
  •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 学科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导师风采
    培养动态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 数据资源
  • 社会培训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最新动态
  • 最新动态
  • 通告(教师)
  • 通告(学生)
  • 公示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教授就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接受重庆第1眼新闻采访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10:32

中国,在英语中叫“China”。有专家考证:这是中国瓷器、茶叶、丝绸,在三种语言中的读音。它们都是丝绸之路上的拳头商品,足以吸引世界的目光。“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把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重庆。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进出口贸易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6.4%;其中,重庆完成了3331.4亿元,年均增速9%。新丝路上的驼铃声,推动内陆腹地从背山到面海。

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搭上飞机,大约5个小时之后,就能飞抵新加坡。这个月,新加坡航空将恢复重庆直飞新加坡的航线。山城重庆、狮城新加坡,相距3000多公里,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重庆与新加坡合作多式联运,欧洲货物可由“渝新欧”运到重庆,再中转到四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但重庆的雄心,还不止于此,重庆好物的出海路径,也在同步拓宽。云阳红橙,去年底开通了出口新加坡的生鲜路线,山货直接从山里发车、起运。

如今四通八达的重庆,10年前,还困于内陆腹地的山水阻隔。产品出口,要么是“豆腐耽搁成了豆腐乳”,要么,就是“豆腐运出了肉价钱”。困则思变,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庆开放步伐不断提速,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向开放的流通体系,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重庆交汇:向东,经长江出海;向西,中欧班列辐射26个国家的市场;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去往全球近400个港口;向北,穿越西伯利亚的“渝满俄”班列,常态化开行。通过“一带一路”,重庆与世界市场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买卖全球”格局,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

重庆山环水绕,陆运、水运、空运,拥有广阔的腾挪空间。向南、向东,跨越大海,通达全球港口。向北、向西,翻越高山,奔赴世界市场。“陆”与“海”,牵手对话,“买遍全球”和“卖遍全球”,在重庆同时实现。地理阻隔,从此不再是问题。“西出阳关无故人”早成了隔年皇历,如今已是“天下无人不识君”。截至目前:重庆通过“一带一路”,结交“国际友城”29个,结成“友好交流城市”84个。

重庆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建筑群随着山势高低起伏,沿着江岸铺陈蔓延。如果说眼睛是人的灵魂之窗,那么,夜景就是城市的瞳孔。夜色中,一座座桥梁映衬着江水,连接起两岸的万家灯火,明暗闪烁,彻夜不息,构成了重庆“灵动的夜”。在这个山体与河流掩映的城市,坐船两江游,是欣赏夜景最惬意的方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全世界,内河游轮,都是滨水城市的一大特色。欧洲著名的多瑙河,流经八个国家,进入匈牙利之后,骤然转弯,一路向南,仿佛一条蜿蜒的项链,布达佩斯,就是项链上的明珠。多瑙河穿城而过,把布达佩斯分为了“布达”和“佩斯”两个部分。重庆与佩斯州结成了国际友好城市,两江游的熟悉配方,被成功搬到了多瑙河。当夜幕降临,泛舟河上,修建于不同时期的大桥,从头顶掠过。布达和佩斯隔河相望,一侧,古建筑光影璀璨。另一侧,灯海沿山坡而上。掌舵多瑙河游船的重庆人,从中品出了家乡的味道。在“国际友好城市”,“走出去”的重庆企业,经营出了另一番欣欣向荣。“国际友好城市”与重庆的合作也一样,如鱼得水,一拍即合。

借着举行“一带一路”交流大会,城市的对外开放,也适时做了一次“深度复盘”。重庆坐在“一带一路”的风口处,趁势而起、完成转身,从内陆变前沿,打造西部开放高地。不只重庆,对所有“一带一路”的“共建者”来说,这十年,都称得上是一次“勇闯天下”的实践。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覆盖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大家修新路、新港口,丰富基础设施,建设生机勃勃的城市。十年努力,积厚成势。

穿越沙漠、走过戈壁、扬帆出海,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人,探索出联通世界的贸易交通线。从此,丝绸之路,驼铃声声。香料之路,云帆高张。“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古诗中的字句,记录了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数千年弦歌未绝,丝路花开的精髓,穿越时空,延续至今。

重庆果园港,180辆“重庆造”的新能源汽车,通过“铁海联运”运往欧洲。果园港,从一个种果树的小山村,逐渐建设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多式联运枢纽港,仅仅用了十多年。每天,这里巨臂起舞、货轮穿梭、铁轨交错、车流如潮。越来越多的全球好物,跨越山海而来。联通世界的“中转站”,亦然成型。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新建的港口、新修的道路、新增的基础设施,悄悄带动生活方式蝶变。大家兴致勃勃,建设着生机勃勃的城市。


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看来,重庆下一步应该集中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通道建设,尤其是要加强海外仓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集成运输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外向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争取更高的位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一带一路”,为悠久的“丝路逻辑”,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现代商业”,也比“古代贸易”有了颠覆式的发展,但跨越山海、追求“山海共荣”的核心要义,永远不会改变。



上一条: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论坛在我校举行
下一条: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我校成功召开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论坛

【关闭】

电话:023-62769540
Email:cjsy@ctbu.edu.cn

常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 重庆市社科联 重庆市教委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山区土地利用监测与规划管理研究中心
  • 官微二维码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