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庆直辖22年。伴随着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重庆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重庆工商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敬做客重庆卫视特别节目《风再起时看巴渝》第四集“实施乡村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深度解读“城乡融合,重庆变短板为优势”。
在节目中,李敬研究员指出,建国70周年,重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迈向现代农业的步伐在加快。重庆目前每八个人就拥有一台小轿车。
针对重庆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在城镇化率的差异,李敬研究员认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的程度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是趋势。但这种提高,一定是以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现代化为前提。如果跳过了这个环节,直接实现比较高的城镇化率,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和农业发展没有匹配,最终导致了虚假城镇化,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重庆的城镇化率是和重庆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对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优势。因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农村需要建设者,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城乡互动的发展空间。
针对脱贫攻坚的成绩,李敬研究员指出,重庆很好地实施了国家的精准脱贫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了“六个精准”,对于贫困户的确定、项目、资金和绩效等六个方面实现了精准的施策。二是进行了“三个结合”,一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扶贫中政府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市场的力量,使农民能够可持续增收。二是实现了“输血”和“造血”的结合。从“输血”来讲,让贫困户享受低保,使他不愁吃不愁穿。更重要的是“造血”,给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发展乡村的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使他们的收入可持续增长。三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地方的生态保护也实现了很好的结合。农民致富了,也使乡村更美了。
针对产业振兴,李敬研究员提出,产业振兴才能真正使农民致富,才能真正使农村兴旺发达,才能真正使城乡融合。1978年之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格局,很难适应大的市场和现代化的生产,此时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做好相关的引领,相关的制度创新。一个区域围绕着一个特色产品做大做强,首先政府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次,产业振兴需要找到好的路子。从奉节脐橙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产业振兴实现了多个产业的融合,包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能够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需求和供给更好地链接。除了奉节脐橙,忠县柑橘、丰都牛肉、潼南蔬菜尤其是油菜花都是典型的成功案例。这些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能把地方的特色资源挖掘出来,上升为一个大的产业。所以在乡村的产业振兴中,挖掘地方的特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如何让外流的人才、资本要素重新回到农村,李敬研究员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离不开钱、离不开土地、离不开技术。所以乡村振兴中,人才应当要回流,金融资源也要向农村回流,技术要到农村去。在城镇化进程中,曾经是农村的人才、金融资源流到城市,导致农村的要素匮乏,下一步要通过各种机制,让这些要素能够流到农村去,农村的产业才能兴旺。
针对秀山电商模式,李敬研究员指出,通过发展农村电商,通过信息化使农村农民富裕起来,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典范,如孟加拉国是在联合国支持下发展的。我国是在2009年开始农村电商的大力发展,最初只有两三个淘宝村,现在有四千多个淘宝村,秀山是做得最好的。秀山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秀山模式使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第三产业融合起来,不是一个产业的单打独斗。第二,秀山模式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服务交易成本大幅缩减,农村的产品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运出来,城市的资源也能够运到农村去,使成本节约,经济活力增强。第三,电商老板很多是大学生活回乡创业的农民工、退伍军人,这就实现了人才、资源、资金回流到农村,使城乡融合得到撬动。
谈到改造农村的人居环境,李敬研究员认为,通常情况下,大家都认为这属于政府职能。通过发展产业改变农村的人居环境,这是一条新路,更具有可持续性。针对区域差异,李敬主任提出,各个区县资源条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要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一定要注意差异化、特色化,以及区域的协同发展。
针对区域合作,李敬研究员指出,合作会带来几种效应,一是更好地发挥、挖掘国家的战略资源;重庆和成都都在长江经济带上,也是西部地区,因此可以同时享受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的很多战略资源的优势。二是可以整合发挥通道优势,重庆和成都有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高速公路沿线有很多城市和节点,把通道连接起来,发展通道经济,带动城乡融合。三是重庆和成都之间的区域自然资源很好,对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优势。